图书介绍
《诗经》分类辨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韩高年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574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诗经-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经》分类辨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诗经》四言诗体成因蠡测1
第一节 《诗经》诗体研究现状1
一、古代学者论《诗经》诗体1
二、20世纪《诗经》诗体的研究4
三、当代学者对《诗经》诗体的研究10
第二节 《诗经》四言体成因及审美特征15
一、《诗经》四言体成因试探15
二、《诗经》四言体的审美特征23
第三节 “兴”为“取譬引类”说——兼论风、雅诗篇的一个重要创作特征30
一、“兴”是一种古老的歌唱形式30
二、《诗》之“兴”为“取譬引类”32
三、风、雅兴辞的来源34
第二章 《诗经》农事诗的诗体来源、功能与诗学意义38
第一节 农事诗的研究现状及启示38
一、以往农事诗研究的三个视角39
二、以往农事诗研究的启示40
第二节 农事诗体式形成的文化背景42
一、农耕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播促使农事谣谚的产生42
二、季节性农事祭典导致农事祭祀乐歌的产生43
三、季节性农事祭祀的族群认同功能促使农事诗的传播与展演45
第三节 农事诗的类型及文体来源46
一、农事生活诗及其来源46
二、农事祭歌的诗体来源及其演变48
第四节 农事诗的诗性智慧及其影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及其诗学意义50
一、时间观念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得时”、“失时”主题51
二、农事诗中人与自然的异质同构及其诗学意义53
三、农事的伦理化、政治化及其诗学意义55
第三章 《诗经》史诗的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58
第一节 史诗范畴与《诗经》史诗内容、类型的独特性58
一、“史诗”、“《诗经》史诗”的范畴59
二、《诗经》史诗主题的产生时代及民族特色61
三、《诗经》史诗的独特形态63
第二节 《诗经》史诗产生的文化背景66
一、历史意识的早熟和重史传统是《诗经》史诗生成的前提66
二、上古史官制度与原始史诗向经典史诗的过渡68
三、祭祀仪式是史诗展演的文化场域70
四、《诗经》史诗的多重启示73
第三节 “祀谱”、“世系”与史诗——对《诗经》“史诗”诗体源流及演述方式、文化场域的考察75
一、祀谱刻辞与“帝系”、“世系”76
二、卜辞“工典”、“祭册”与周代祭祀中的“讽诵诗世”80
三、“祀谱”、“诗世”的演述与“史诗”的生成82
四、从讽诵到引证:演述方式的转变及其结果86
五、史诗演述场域的转移与“史诗精神”的延续90
第四节 中、希史诗吟诵比较92
一、史诗起源及演述场域的比较93
二、史诗吟诵者的比较94
三、史诗与“图画”相关性的比较97
第四章 《诗经》燕饮诗的起源、演变及诗学意义102
第一节 《诗经》时代的燕飨礼仪及其社会意义102
一、燕飨礼的内容102
二、燕飨礼的社会功能105
三、燕飨仪程及其诗学意义107
第二节 《诗经》燕饮诗的类型、演变及其蕴含的诗学原则111
一、燕饮诗的类型112
二、燕饮诗文体的演变112
三、燕饮诗创作与先秦诗学相关命题115
第三节 周宣王朝宴饮诗及其文化内涵120
一、《鹿鸣》的创作动机与主题120
二、《伐木》的主题与周人的“处世哲学”122
三、《常棣》的创作动机与主题124
第五章 周代民族关系与《诗经》战争诗的演变129
第一节 周代民族关系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130
一、周初民族政策与周人和东方殷遗的关系130
二、西周中后期与东方、西北方民族的关系和民族政策132
三、周代民族关系演变与战争诗创作133
第二节 周代战争诗主题及体式的演进134
一、周初尚武精神与《大武》等仪式乐歌134
二、“耀德不观兵”与西周中后期战争诗140
三、东周战争诗主题及其诗体的多元化145
第六章 《诗经》哲理伦常诗及其意义151
第一节 哲理伦常诗主题之一:个人修养和人生态度151
一、好修树德,积极有为151
二、敬畏免祸,谨慎成功153
第二节 哲理伦常诗主题之二:人际交往与行为规范156
一、重情重义,忠诚守信156
二、有礼有节,礼尚往来158
第三节 哲理伦常诗主题之三:家庭关系与伦常规范159
一、孝敬父母,友爱兄弟159
二、交友有道,互帮互勉163
第七章 《诗经》风俗诗与周代民俗文化168
第一节 《诗经》风俗诗与先秦崇玉习俗168
一、《淇奥》、《鹤鸣》与攻玉之俗169
二、《旱麓》、《江汉》等诗中的以玉祭祀之俗171
三、《有女同车》、《公刘》等诗与佩玉之俗172
四、《木瓜》、《女曰鸡鸣》等诗与赠玉之俗175
五、《小戎》、《君子偕老》与以玉喻人、以玉比德176
第二节 《诗经》风俗诗与先秦休闲习俗179
一、《叔于田》等诗与先秦田猎习俗179
二、《溱洧》等诗与先秦踏青游观习俗183
三、《汉广》、《柏舟》、《竹竿》等诗与游泳、钓鱼活动186
四、《简兮》、《宛丘》等诗与歌舞聚会188
五、《猗嗟》、《行苇》等诗与射箭、投壶娱乐192
第八章 《诗经》诗体的地域性特征196
第一节 东周王畿及王化之区的诗歌198
一、王畿地区的地理范围与历史文化的变迁198
二、《王风》对“二雅”诗歌传统的延续与革新201
第二节 周南、召南地域文化与“二南”诸诗205
一、“二南”地域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特征205
二、南国的自然环境与《周南》、《召南》独特的意象、情调209
三、姬姓族群对周礼的延续与《周南》、《召南》婚恋主题210
四、杰出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对“二南”的影响222
第三节 商业文化的兴起与《郑风》227
一、郑国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227
二、郑国诗歌的地域性特征231
第四节 周礼西渐与秦诗的仪式文化内涵240
一、秦襄公始封与周礼西渐240
二、秦襄公用周礼与《车邻》等诗的仪式文化特征243
三、秦穆公时代秦文化的内在冲突与秦诗的二重性风格247
第五节 崇巫文化与《陈风》251
一、陈地崇巫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251
二、大姬治陈与《宛丘》、《东门之枌》所见歌舞之风256
三、陈地羽舞祀高禖之俗与大姬求子257
四、《陈风》:巫风激荡下的情爱主题261
附录:上博简《孔子诗论》“邦风纳物”说与先秦诗学266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记281
热门推荐
- 3637539.html
- 608648.html
- 2164270.html
- 1151687.html
- 1006034.html
- 2920565.html
- 1857372.html
- 2333055.html
- 3750789.html
- 1318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95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8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50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7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66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5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6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5589.html